8月17日专业正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中国水下隧道建设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采用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施工,先后下穿黄河大堤、黄河等敏感地区,最深覆土厚度达49.2米,最大水土压力6.3巴,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掘进过程中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盾构机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不规则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钙质结核”。同时,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比半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立方泥浆,处理难度大。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介绍,针对黄河之下的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穿黄经验,为“山河号”盾构机创新应用大开口率带压复合型刀盘,装配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搭载“五官一脑”智能化装备系统,构建盾构掘进的“智慧大脑”,实现全流程感知、预警与智能决策。
此外,针对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技术难题,一线项目团队应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术,管片和地层间10多秒即成胶凝状,短短30分钟就能形成早期强度,为管片穿上了一件坚固的“金钟罩”。同时,通过同步注浆检测设备,对注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有效判断壁后注浆饱满度,实现管片上浮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
“黄岗路黄河隧道单洞上下设置六车道通行,可实现两洞隧道的交通功能,既节省地下空间,又减少约15%投资。”中铁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高同矿介绍,他们创新设计的4.2米净高,可以满足公交、消防、管理及救援车辆等通行要求,极大提高通行能力。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件,总结形成17米级盾构施工成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特大直径盾构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力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出专业正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技术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往前迈出一大步,隧道的建成对我国水下交通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肖雨 赵荣发)
配资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